當雛鳥的翅膀長硬,便會有欲望飛出巢外看看世界,在挫敗中學著怎麼飛、學著怎麼覓食。若擔心鳥兒飛的太遠、太高會受傷,便阻止了冒險給予過多保護;雛鳥便也失去了學飛、覓食的機會,只能透過餵養而活。
青少年時期的不聽話,來自於比起幼年開始漸漸強壯的自我,與父母的期待出現對抗,某些程度從心理發展角度來看是件好事,因為有立場代表有思想;頭髮想要染金、身上想有刺青、有些廢課不想去上,急於表現出自己,但有時卻又不確定方向,這樣的混亂往往讓父母憂心孩子的未來,也同時亂了套。
這時能否意識到孩子的不同以往?並能夠涵容孩子對自身權力的衝撞,調整與孩子原有的互動模式,往往是不釀成風暴的關鍵。
看著孩子的成長,往往是父母最欣慰的事,但實務中也常看見一些情況,當孩子長的方向與我們所想不同時,便容易產生挫敗感,彷彿是自己教的不好,亦或是對於孩子的長大與失去控制感到焦慮,而將負向的情緒丟回給孩子「我不會再管你了啦!」、「你若做這決定我們就斷絕關係!」
危險與安全、該與不該、可為與不可為;每個家有每個家的規則,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,能做的只能用愛去體諒彼此的立場,放下原本僵化的位置去試著溝通、理解。
若能把那自身控制感的挫敗、轉化為尊重與欣賞,不如預期與超出預期也往往是一線之隔。
學會飛的鳥兒,必然會飛離巢,但鳥兒始終知道歸處在哪。 #蘊寬心理諮商所地址:10491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6號9樓之1
官方Line: https://page.line.me/310paiwx
Comments